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旧石器时期,当人类掌握了用火文明之后就有了灸法。艾灸是火与药的完美结合,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中医文明遗产。这流传千年的瑰宝艾灸为什么对你没有效果?今天我们一起带着疑问去了解一下怎样做才能受益于这祖传之宝吧!
作为医者,首先培育自己的医德,医乃仁术,医天下人之疾苦,勿贪财物而败德。《灵枢•官能》:“语徐而安静,手巧而心审谪者,可使行针艾。”可见对医者的要求多么严格。古代大多为悬灸,现代大多温灸,虽然艾灸的形式有变,但实质效果还是一样存在的。做好以下几点,你就能领略到艾灸的神奇魅力,从而受益终生。
一、调整心态,相信艾灸
无论是医者本身,还是被医患者,是去灸馆灸还是自己居家灸,艾灸前都需要调整好心态,相信灸法,乐意接受艾灸,由内而外的全身心投入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艾灸治百病,不论男女老幼,若有身体不适都可艾灸,即使无明显病症,也可以养生保健,因它可“治未病”。对难治性疾病及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失调或缺陷都有很好的疗效,尤对身体虚弱、风、寒、湿之慢性病,最为适宜。对恶性肿瘤使用灸法,与其他各种疗法无妨碍,可以作为辅助疗法,均有良好的效果。
二、艾灸部位:多灸背,少灸胸膈
古人常用瘢痕灸(化脓灸)、隔药灸、雷火灸等,长期对同一部位施灸可能会落下疤痕影响美观,尽量避免在颜面部及明显外露部位长期施灸。《医学入门》中提出:肌肉偏薄的地方,骨骼上面,大血管和活动关节,皮肤皱纹等地方,**不要直接灸。简单说就是头部、面部、胸膈以上的部位不宜多灸,最常灸的是背部、腹部及四肢,这些部位肌肉丰满肥厚,又不常外露,即便有个小疤痕也无妨碍。
人体背属阳,阳气在背部汇集,接助督脉向上升,督脉为阳气之总督,我们用艾灸背部,补充阳气,促进阳气的升发,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符合道的法则,舒服又不上火,且脏腑病多用俞穴、募穴,都在腹背,如此可两全其美。
三、取穴准确
穴位是按骨度法取的,固定不变,敏感点叫阿是穴,会随病情改变而转移或消失。取穴要先讲姿势,或坐位,或卧位,必须自然放松,充分暴露穴位,要有依靠,稳妥舒适,能够持久,然后点穴施灸。取穴宜精简,以治病主穴为主,配穴少用,一般以3~7个点为宜。施灸时多取固定穴位,以免多处灸成疤痕。
四、艾灸顺序:先阳后阴,先左后右,先上后下
“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出:艾灸应当遵循先阳后阴,先左后右的原则。中国古代民以耕种为主,脸朝黄土背朝天,所以背部上身归之于阳,腹部下部归之于阴,在阴阳学中,头为阳,足为阴,左为阳,右为阳。综合这些,艾灸顺序为先阳后阴,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取其从阳引阴而无亢盛之弊,如果不讲次序,往往有面热、咽干、口燥的后遗症或不舒服之感觉,从上往下灸,循序不乱,不会遗忘。
五、选绒
艾灸不能用粗艾绒、新艾绒,它含挥发油多,不易点燃,不易灭,燃烧时间长,烟大,影响舒适度。需用极细之艾绒、陈艾绒,颜色土黄,绵软,无杂质,无油性,易燃易灭,暖暖的很舒服。艾炷要不松不紧,太松易散,太紧燃烧时间长,灼痛感重,必须讲究。
六、火气要足
真气是人生存、强健的根本,也是我们常说的体内的阳气、生命之火,可帮助身体抵御外邪风寒等。根据灸疗不一样的温度,可分为文火和武火,文火为补,武火为泄。文火一般指温灸,而武火则是猛火灸,大艾柱悬灸或温度高的器灸。温灸可以温阳补虚,武火灸至微烫,则为泄法,能驱寒散结,所以艾灸一开始要灸透,温补散结。
人体产生免疫力,调整内分泌,改善体质,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是慢慢形成的,不必要求速效。艾灸是被认为最温补的,灸性属火、温热补阳,经过穴位传输能量至五脏六腑,活血行气,令人阳气十足,身体强壮,远离疾病。灸字,久+火,必须长期耐心灸下去,时间久了,火气集攥足了,就会出现灸感,是一种很舒服的温热享受。
七、施灸时间及灸后可能出现的反应
一年四季,一天到晚,随时可灸,不避忌天气,失眠症可在临睡前施灸。相对来说,中午灸比晚上灸效果更显著一些。
由于体质和症状不同,开始施灸可能引起发热、疲倦、口干、全身不适等反应,一般不需要顾虑,继续施灸即能消失,必要时可以拉长间隔时间。若出现口渴、便秘、尿黄等症状,可多灸下肢和脚底涌泉穴。
注意事项
1、注意室温的调节
在避免风吹患者的情况下,施灸时可以开窗调换空气,应特别注意室内外的温差,尤其在冬季严寒和夏季酷暑之际,更应注意使患者舒适。
2、晕灸的防治
晕灸者不多见,多因初次施灸或空腹、疲劳、恐惧、体弱、姿势不当、艾炷过大、刺激过重等因素。一经发现,要立即停灸,让患者平卧,一般无甚危险。在施灸中要不断留心观察,争取早发现、早处理,防止晕灸为好。
3、灸后要注意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精心调养,勿过度劳累,以清淡素食为主等,以助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