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也越来越强,由原来只是注重“有病治病”的阶段,发展到了开始注重“无病防病”的治未病阶段。
中国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医传统疗法,如一柱灸、一碗汤、一根针等等,都成了绿色医疗的典型代表,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应用,成为一种世界性趋势。很多古代现代医书上都有记载:《孟子》“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古人云,“家有三年艾,医生不用来。”《医学入门》讲“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艾灸通过用艾绒熏灸穴位疏通经络,活血理气,补充身体阳气排除病邪,防治疾病、美容养颜、调理内分泌、健康长寿,对调理现代人的亚健康症状有非常好的疗效。
对于艾灸的神奇,很多刚接触艾灸或想试试体验一下艾灸的友友们也有不少困惑:怎么判断自己适不适合艾灸呢?
其实,艾灸是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和药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来调节脏腑的营养平衡,以达到治病防病,保健养生的目的。这个方法没有什么太多的禁忌,任何年龄任何疾病都可以选择合适的穴位来做治疗。重点是你有什么问题需要做,或者你想通过做艾灸达到什么目的?
中医认为健康的标准大致为精气旺盛,气血充足:
1.讲究身体内阴阳平衡:阴盛阳衰或阳盛阴衰会对身体产生影响。
2.阳气不足会导致气血不通,出现手脚冰凉和乏力等现象;阴气不足会导致肝脏受损,不利于健康。
3.保持健康的态度是从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坚持和改善,侧重于自我调整,以养身为主。
很多艾灸文章都说阴虚上火不能艾灸,以至于不少灸友都认为阴虚上火是不能艾灸的,这有些片面。人体是个小宇宙,人体中的阴阳,其实就是元气运行的两种方式,元气往上升就叫做阳,往下降就叫做阴。它和自然规律四季轮回一样能相互转化,相生相克,阴阳也是相对而言,生态平衡就是健康。
阴虚,是指精血或津液亏损的现象。阴虚之人多火旺,简单的理解就是上焦的火气下不来。症状主要表现在很容易上火,口干嘴烂,吃温热一点的东西就上火,晚上睡觉盗汗、睡不着,流鼻血等等,都是阴虚。而手脚冷,腰冷,腰痛、宫寒,小腹凉,消化不好等等都是阳虚。
很多灸友往往是一种阴虚与阳虚并存的体质——即上热下寒,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热性、下部表现为寒性的情况。
水往低处走,火往天上升。人体上面的火热降下来,要靠中气,中气足,就很容易降下来,中气不足,气路不通,就降不来了,或降得不完全。
此时艾灸肾俞、命门,能补中气,让上焦的火气往下走;然后,艾灸足三里、三阴交、涌泉,把火气进一步往下导到双脚。艾灸时掌握好时间,刚开始艾灸15分钟一次,隔天艾灸一次。
阴虚是因为中气虚弱,上焦的火下不来,艾灸可以补中气,打通中间的阻碍,引火下行,调和阴阳。阴虚的灸友艾灸调养可以循序渐进,刚开始少灸一些穴位,时间灸短一些,温度低一些,如果感觉适应了,就可逐渐的延长艾灸的时间。很多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艾灸却又想艾灸的朋友可以这样尝试着艾灸。
温馨提示:
哪种人不适合艾灸
1.艾叶过敏,灸疗后局部皮肤红疹、风团、瘙痒。
2.不足2岁的婴幼儿,因灸疗过程在30分钟左右,宝宝皮肤娇嫩,好动,无法完成操作,而且易烫伤。
3.经期月经量多时,小腹部的穴位不适合灸疗,“热迫血行”,易造成出血量更多或经期延长。
4.在大饥、大饱或者过度疲劳之后不能艾灸。
5.孕妇腰骶部及下腹部也不能艾灸,以免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这种古老神奇的中医疗法险些失传,现在却逐渐被人们所了解、所熟知。大街小巷时时传出阵阵艾香,各种艾灸条、艾灸盒、艾灸罐等艾灸产品也频繁出现在百姓家中,为广大百姓所接受。艾灸被越来越多的人多喜爱,而专业的艾灸治疗、养生保健是适应行业发展的必行趋势。